精准把握新型电力系统下“变与不变”的关系首页 > 产品中心 > 智能型可调直流电源

精准把握新型电力系统下“变与不变”的关系

  • 型号:LDX-K3050
  • 输出电压:0-30V 输出电流:0-50A
  • 来源:安博电竞官网
  • 发布时间:2023-10-15 11:25:05
  • 相比传统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在运行特性、安全控制、生产模式等方面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但在一定时期
  • 在线订购

  相比传统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在运行特性、安全控制、生产模式等方面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但在一定时期内以交流电为基础的技术原则不会改变,交流电网仍是电力系统的网架基础。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源网荷储全链条,对电网运行控制、继电保护、负荷调控等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数字技术在驱动能源流、电力流、信息流深层次地融合的过程中,扮演着逐渐重要的角色。那么,作为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及工业控制领域的领军者,南瑞集团怎么样看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的新要求、新契机,未来将在哪几个方面发力?对此,记者近日采访了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冷俊。

  冷俊:相比传统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在运行特性、安全控制、生产模式等方面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但在一定时期内以交流电为基础的技术原则不会改变,交流电网仍是电力系统的网架基础,各类电源直接或间接以交流电技术并入电网,需精准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作为思考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基本点。

  从电源侧来看,新能源将在更大范围高比例优化配置,包括煤、气、氢等在内的多种能源将互济协同,全面助力供给侧电力降碳。从电网侧来看,将呈现“大电源、大电网”与分布式系统兼容互补,以及交直流混联电网、柔直电网、主动配电网、微电网多种形态并存的局面,电网将更多承担电能互济、备用共享职能。从负荷侧来看,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将进一步提速,同时电力产消者出现,电动汽车等负荷主体作为灵活性资源,将成为电网调节供需平衡的重要手段,服务社会用能整体降碳。同时,构建多元、融合、开放、共享的储能体系,成为提升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

  此外,新型电力系统还将呈现高度智慧化特征,数字与物理系统和社会形态深层次地融合,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助力打通源网荷储各环节,提高总系统的运行效率。

  中国能源报: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作将面临哪些新挑战?如何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柔性?

  冷俊: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随机性、波动性、复杂性、脆弱性特征显著,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带来的源荷不确定性、调频能力不够、系统惯量降低等问题将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可从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智能调度、变电站自动化等方面分析、应对。

  其中,在继电保护方面,反应同步机电源特性的保护原理已难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要求,需要构建不受电源特性影响的继电保护技术体系。在安全稳定方面,电网运行方式和故障不确定性更强,控制资源更加多元、更加分散,以及能源转型过程中还面临低碳化、市场化等更多制约,需要探索自适应的紧急控制理论方法,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故障防御体系。

  同时,在智能调度方向,源荷双侧的强不确定性特征导致传统源随荷动的调控模式难以满足电力电量平衡要求,需推动“大云物移智链”等先进信息通信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应用,实现源网荷储协同互动调度,构建多时空资源协同互补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弹性平衡体系。在变电站自动化方向,新型电力系统非线性时变特征导致传统测量技术没办法真实反映电网运行状态趋势,亟需在电气量特征辨识新原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构建基础数据高精度广域同步测量与分析技术体系。

  此外,随着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传统负荷将逐步向柔性化资源转变,资源柔性化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平衡安全,并决定新能源消纳和利用水平。因此,为应对源网荷与外部输入等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挑战,需提升源网荷装备柔性化技术能力,系统化开展电源主动支撑、负荷柔性可控特性塑造理论方法和电网柔性控制装备技术探讨研究,实现新能源从“被动适应”向“主动支撑和自主运行”转变,破解新能源交直流远距离送不出、难落下的电网装备技术难题。

  中国能源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哪些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要重点突破?

  冷俊:要以保障电力供应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核心,加大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提升电源侧主动支撑能力、电网侧坚强弹性能力、负荷侧灵活调节能力、储能侧优化配置能力和电力市场资源调度能力,有效应对电力系统“双高”(高比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特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南瑞凭借在大电网运行控制、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传统技术优势,将基于能源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PSSE)框架,探索解决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同步稳定认知、量化、控制科学难题,快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综合防御体系和继电保护体系架构研究。同时,在广域资源配置上发力,聚焦新能源并网和直流控制装备研发,攻关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基地稳定运行及直流送出关键技术。

  中国能源报:数字技术发展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那么,在实现数字赋能的过程中还需开展哪些工作?

  冷俊:目前数字技术服务于能源技术已获得一定的行业共识,在未来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场景下,数字技术将对电力电量平衡、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提高运行效率等场景提供重要支撑。

  具体而言,要以系统性思维把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大难题和攻关方向,突破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的专业壁垒,提出“数字+能源”科技攻关思路和方向。同时,加快实现核心产品数字化升级和产业链培育,强化数据感知和连接、聚合和共享、挖掘和赋智、驱动和孪生,重点在大电网智能调控与安全运作、输变电智慧监测和巡视运维、海量资源聚合和柔性互动、新型电力系统精准预测等方向,布局攻关任务和开展装备研制,为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可观、可测、可控水平赋能。

  中国能源报:作为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及工业控制领域的主力军,南瑞将在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中扮演什么角色?

  冷俊:联盟成立四个多月以来,成员单位和整体实力持续壮大,南瑞必须更主动地融入这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强化联合攻关、开放合作,贡献价值。目前南瑞与联盟成员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合作,成立了南瑞-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随着联盟发布《新型电力系统重大技术联合创新框架》,南瑞将围绕该框架中的十大技术突破方向,逐步扩大联合创新的合作范围,探索构建新型联合体,加快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同时,随着大量充满了许多活力的新型市场主体进入电力系统,传统能源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催生出综合能源服务、能源大数据、平台业务、能源聚合商等一批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产业链格局和生态正发生深刻变化,将形成全新的能源产业生态圈。南瑞将发挥电网在能源转型链条中的枢纽作用,在前期与中国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单位良好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与联盟各单位协同协作的深度和广度,以联盟为平台打造合作、发展和技术共同体,带动新型电力系统创新成果工程化和落地应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0月10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国家能源局共建青海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第三次协调推进会在青海西宁召开,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出席会议并讲话,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主持会议。本次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

  近日,在国家变压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见证下,由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研制的首台全国产化500千伏植物油变压器顺利通过全部型式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国际上首台由我国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500千伏植物油变压器正式诞生。该变压器具有火灾风险极低、全寿命周期成本低、过载

  10月9日,南方电网公司发布《南方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报告(2021—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说明,今年1—9月,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南方五省区新增非化石能源装机2394万千瓦,占新增总装机的81.5%,高于我国中等水准近10个百分点,南方五省区清洁电源供给格局基本形成。《报告》发布后

  《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定位、内涵和特征来源:国家电网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0月12日,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文件提出,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有序关停整合30万千瓦以上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合理半径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加快实施“气化乡村”工程,到2025年,全市平原地区城乡燃气管网到

  ——就国家能源局能源转型典型案例征集工作专访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刘世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能源活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多数来自,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三大三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福建密码——访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阮前途清新福建,绿色赋能。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具备电源品种结构优、绿色转型基础好等独特优势的福建,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确立的3个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之一。近年来,福建GDP连跨2个万亿元台

  10月9日南方电网公司正式对外发布《南方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报告(2021—2023)》云南有多项示范成果入选其中大理零碳能源基地协同调控示范区作为全网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示范案例迪庆维西现代化农村电网示范区作为全网现代化农村电网示范优秀案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牢记“国之大者”统筹能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0月1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厦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综合示范区建设。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虚拟电厂平台,完善提升源网荷储协同控制试点平台。实施电能替代及智慧能源利用

  实际上,鼓励分布式光伏发展没有错,严控其无序发展也没有错,怕就怕应用场景的错位,该鼓励的没有激励手段,该控制的失去控制,从而乱象丛生,矛盾四起。(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管永生)据新闻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再次交出火爆的成绩单,新增并网容量40.96吉瓦,较去年同期增

  9月26日,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主编的《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一书在京首发;10月9日,南方电网公司正式对外发布《南方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报告(2021—2023)》。两大电网公司的动作引发了业内热议讨论。如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各位院士、专家、学者怎么看?怎么说?北极星电

  10月9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浙江省内风力发电最大出力达到417.7万千瓦,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首次突破400万千瓦。国网浙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处长陈文进介绍,此次风电大发一方面得益于近期浙江沿海地区出现的大风天气,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省内风电机组装机规模的持续不断的增加。2021年,浙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3年8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蒙东地区监测结果包含锡盟特高压外送配套新能源利用情况。

  绿色是杭州亚运会的主色调。作为杭州亚运会清洁用电的强有力后盾,国家电网积极探索绿色电力赋能杭州亚运会碳中和机制,推动新能源消纳与绿电交易,支撑亚运赛事场馆周边配套充电设施建设,带动绿色建造发展,打造“零碳工程师”团队,向世界展现科技赋能下的绿色能量,助力亚运交出一份节约世界资源、保护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6日,有投资者提问三峡能源,未来两年新能源消纳情况如何。三峡能源表示,综合看来,公司认为未来新能源消纳形势前景良好。一是“双碳目标”作为我国基本战略目标,一直在加紧实施和践行;二是通道建设加速推进,之前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能源资源匹配、分布和消纳存在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内蒙古电网发电负荷、供电负荷先后达到历史最高值,全网发电负荷11次创新高,于8月15日达到历史最高值——4720万千瓦,供电负荷累计6次创新高,于8月20日达到历史最高值——3286万千瓦,内蒙古电力集团多措并举,在迎峰度夏期间共开展网间互济36天,最大电力340万千瓦,保障区内供电

  为促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开发利用,科学评估各地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状况,根据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法和《关于建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国能新能〔2016〕54号)、《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1150号)、《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

  9月5日14:16,宁夏新能源最大发电出力1986万千瓦,达到当时全区用电负荷的1.43倍。近年来,我区新能源保持快速发展形态趋势,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410万千瓦。目前,全区新能源装机规模3453万千瓦,占统调总装机的53.4%,在推动我区能源加快转型的同时,也加大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难度。根据新能源功率预

  最近,盐城供电公司牵头完成的“高压大容量直挂式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完成的35千伏高压直挂式储能系统属于国际首创,项目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是不可

  9月5日14:16,宁夏新能源最大发电出力1986万千瓦,达到当时全区用电负荷的1.43倍。近年来,我区新能源保持快速发展形态趋势,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410万千瓦。目前,全区新能源装机规模3453万千瓦,占统调总装机的53.4%,在推动我区能源加快转型的同时,也加大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难度。根据新能源功率预

  8月29日从国网西北分部获悉,今年迎峰度夏期间,西北电网新能源发电量621.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05%,利用率96.18%,同比增加0.25个百分点,发电量占比26.62%,同比增加1.94个百分点,为完成全年消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迎峰度夏期间,借助迎峰度夏期间大负荷、高外送的有利条件,国网西北分部紧抓有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3年7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赴我省开展针对云南省电力供需形势及趋势的考察调研。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派员参与全程调研。调研组先后赴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等电源侧和电网侧中央公司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在昆明与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云南省发

  2023年9月28日——今天,落基山研究所联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发布最新报告《电力需求侧灵活性系列:工业灵活性潜力及发展现状》。作为落基山研究所电力需求侧灵活性系列研究的首发之作,本篇综述报告及后续的细分行业子报告主要聚焦负荷基数大、调节潜力高的工业部门,探讨重点工业开发需求侧灵活性的

  2023年8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17.76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31%;累计用电量2752.4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82%。全省发电量344.0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6.15%,累计发电量2313.1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34%。一、电力生产情况(一)发电量情况。8月份当月,全省发电量344.0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6.15%。其中水电7.9

  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如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日前,在2023中国电力规划发展论坛上,参加会议的专家表示,要挖掘源网荷储各侧在保障电力安全供给方面的作用,构建多元综合保障体系,通过建立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模式,实现电力供需协同。今年6月,国家

  1到8月份,我国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的用电量同比大幅度增长,电力消费增速稳中向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到8月份,我国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的用电量同比增长了9.6%,其中新能源汽车制造和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的用电量增幅明显。分行业来看,医药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

  2023年8月份,全区发电量187.55亿千瓦时,其中,水电46.68亿千瓦时,火电104.98亿千瓦时,核电16.54亿千瓦时,风电11.47亿千瓦时,光伏发电7.88亿千瓦时。2023年8月份,全区全社会用电量225.73亿千瓦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4.79亿千瓦时,第二产业用电量132.77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130.15亿千瓦

  8月30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自动化处专责刘伟登录重庆市电力供需统筹平台,平台主界面正中的重庆地图十分显眼,各区县的实时负荷情况由不一样的颜色标注。主界面左侧,未来24小时、7天的天气预报、连续高温天数等气象信息一览无余,主界面正下方展示着大客户用能计划,右侧依次展示了降温负荷

  当地时间8月27日,根据美媒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州电力可靠性委员会(ERCOT)当日表示,由于风力发电量以及太阳能发电量水平较低并也许会出现“紧张的电网状况”,该机构要求得州居民于27日16时至21时减少能源使用。该机构表示,目前的预测显示27日晚上得州有极大几率会出现电力紧急行动。据悉,该机构已连续四天

  2023年7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26.5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28%;累计用电量2334.6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41%。全省发电量361.3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9.97%,累计发电量1969.0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7%。一、电力生产情况(一)发电量情况。7月份当月,全省发电量361.3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9.97%。其中水电9.

  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用能大省,电力用电需求旺盛,电网峰谷特性明显,省内电力供需存在缺口,是国内典型的受端省份。江苏积极谋划行动,寻求市场化方式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作为国内电力市场交易先行区、国内第二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地区,江苏在深化落实电力市场改革道路上探索实践,稳步

  案由:“十四五”以来,随着高载能产业的引进和发展,我省电力供需转向长期短缺。2021年,由于来水不足、煤价高启等原因,全省已出现多次错峰用电或有序用电,高载能企业因用电紧缺带来的产能损耗问题凸显。此外,国家发改委对于能耗双控制度的细化及完善,也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省已有铝硅等产能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