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直流电源系统pdf首页 > 案例展示 > 机关政府医院

智能直流电源系统pdf

  • 型号:LDX-K3050
  • 输出电压:0-30V 输出电流:0-50A
  • 来源:安博电竞官网
  • 发布时间:2024-02-23 10:58:31
  • 本发明涉及直流电源技术领域,提出了智能直流电源系统,包括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包括可控硅Q3、三极管
  • 在线订购

  本发明涉及直流电源技术领域,提出了智能直流电源系统,包括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包括可控硅Q3、三极管Q2、三极管Q1、电阻R1、运放U1和变阻器RP1,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连接蓄电池U3的正极,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变阻器RP1接地,变阻器RP1的滑动端连接12V电源,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可控硅Q3的控制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12V电源,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可控硅Q3的阳极,可控硅Q3的阴极连接蓄电池U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6995780 A (43)申请公布日 2023.11.03 (21)申请号 0.X (22)申请日 2023.08.14 (71)申请人 河北高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开发区爆台寺 南通街112巷1035号 (72)发明人 孙晓飞闫建彬郝建欣郝建龙 崔冬伟魏相玲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13130 专利代理师 任军培 (51)Int.Cl. H02J 7/00 (2006.01) H02M 3/158 (2006.01) H02M 3/335 (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54)发明名称 智能直流电源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直流电源技术领域,提出了智能 直流电源系统,包括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包括可 控硅Q3、三极管Q2、三极管Q1、电阻R1、运放U1和 变阻器RP1,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连 接蓄电池U3的正极,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变 阻器RP1接地,变阻器RP1的滑动端连接12V电源, 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运放U1的 输出端连接可控硅Q3的控制极,三极管Q2的集电 极连接12V电源,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 Q1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可控硅Q3的阳 极,可控硅Q3的阴极连接蓄电池U3的正极,三极 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上述技 A 术方案,解决了现有并联直流电源系统中蓄电池 0 的充电模式影响蓄电池常规使用的寿命的问题。 8 7 5 9 9 6 1 1 N C CN 116995780 A 权利要求书 1/2页 1.智能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蓄电池U3和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所述 蓄电池U3,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8、稳压器U4、可控硅Q7、可控硅Q3、三极管Q2、三 极管Q1、电阻R1、电阻R2、运放U1、变阻器RP1和运放U2,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U3的正极,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放U1 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阻器RP1的第一端,所述变阻器RP1的 第二端连接所述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所述变阻器RP1的滑动端连接12V电源,所述运放U2 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2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 极管Q2的基极,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可控硅Q3的控制极,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 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可控硅Q3的阳极,所述可控硅Q3的阴极连接所述蓄电 池U3的正极,所述蓄电池U3的负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 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可控硅Q7的控制极,所述可控硅Q7的阳极连接12V电源, 所述可控硅Q7的阴极连接所述蓄电池U3的正极,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12V电源,所述电 阻R7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8接地,所述稳压器U4的阳极连接12V电源,所述稳压器U4是阳 极接地,所述稳压器U4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主控单元和开关管 Q4,所述开关管Q4的第一端连接12V电源,所述可控硅Q7的阳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 所述变阻器RP1的滑动端均与所述开关管Q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4的控制端连接所 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电阻 R6、电阻R9和电阻R10,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U3的正极,所述电阻R6的第二 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9 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10接地,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交直流变换电路,交 直流变换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变压器T1、二极管D3、电容C8、电感L3、电容C7和开 关管Q8,交流电网依次经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后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变 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8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8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主控单 元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开关管Q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 管D3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所述电容C8接地,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所述电 感L3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3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7接地,所述电感L3的第二端作为12V电 源端。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交直流变换电路还包括 电阻R12、电阻R11、光耦U11、电阻R13、电阻R14和电阻R15,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 电感L3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11接地,所述光耦U11的第一输入端 连接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所述光耦U1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光耦U1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 述电阻R14连接5V电源,所述光耦U1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5接地,所述光耦U11的 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3接地,所述光耦U1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二输 入端。 2 2 CN 116995780 A 权利要求书 2/2页 6.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是,DC/DC升压电路,所述DC/DC 升压电路包括电感L1、二极管D2、开关管Q5和电容C3,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 U3的正极,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5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5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开关管Q5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三输出端,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 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通过所述电容C3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负载 RL的第一供电端,负载RL的第二供电端接地。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直流电源系统,其特征是,所述DC/DC升压电路还包括 开关管Q6和二极管D1,所述开关管Q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U3的正极,所述开关管Q6的 控制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四输出端,所述开关管Q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阳 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 3 3 CN 116995780 A 说明书 1/6页 智能直流电源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直流电源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智能直流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电力系统中,传统的直流电源系统通常是以串联蓄电池的方式接入直流母线 的,串联直流电源系统中单节电池故障影响整组输出,蓄电池在制作的完整过程中厂家难以对所 生产的蓄电池性能参数完全一致,随着蓄电池的运行时间加长,蓄电池容量偏差越大,同时 存在维护难、可靠性低等问题,给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风险,随着电力电子技术 的发展,并联直流电源系统可有效解决串联直流电源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可靠性、安全性、 便捷性等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0003] 在并联直流电源系统中,正常运行下,交流220V通过AC/DC电路整流后输出至直流 母线电压并为负载设备供电,同时直流电源通过充电DC/DC电路对模块下连接的单体蓄电 池进行充电,交流供电中断情况下,每个支路的单体蓄电池通过放电DC/DC电路升压后,无 须切换就可以直接为负载设备供电。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一般会用恒流模式,恒流充电有 较大的适应性,能随意选择和调整充电电流,但开始阶段的充电电流小,在充电后期充电 电流又过大,整个充电过程时间长,能耗大;同时恒流充电易引起过充,过充电由于剧烈的 放出气泡,会在极板内部造成压力,加剧活性物质的脱落,使极板过早损坏,影响蓄电池的 常规使用的寿命。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出智能直流电源系统,解决了现有并联直流电源系统中蓄电池的充电模 式影响蓄电池常规使用的寿命的问题。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智能直流电源系统,包括蓄电池U3和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所述蓄电池U3,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8、稳压器U4、可控硅Q7、可控硅Q3、三极管Q2、三极管Q1、电 阻R1、电阻R2、运放U1、变阻器RP1和运放U2,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U3的正极,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 放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阻器RP1的第一端,所述变阻器 RP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所述变阻器RP1的滑动端连接12V电源,所述运 放U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2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所 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可控硅Q3的控制极,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 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可控硅Q3的阳极,所述可控硅Q3的阴极连接所述 蓄电池U3的正极,所述蓄电池U3的负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 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可控硅Q7的控制极,所述可控硅Q7的阳极连接12V 4 4 CN 116995780 A 说明书 2/6页 电源,所述可控硅Q7的阴极连接所述蓄电池U3的正极,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12V电源, 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8接地,所述稳压器U4的阳极连接12V电源,所述稳压器 U4是阳极接地,所述稳压器U4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 [0006] 进一步,本发明中还包括主控单元和开关管Q4,所述开关管Q4的第一端连接12V电 源,所述可控硅Q7的阳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所述变阻器RP1的滑动端均与所述开关 管Q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4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 [0007]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电阻R6、电阻R9和电阻R10,所述电阻R6的 第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U3的正极,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 阻R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10接地,所述 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0008] 进一步,本发明中还包括交直流变换电路,交直流变换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 路、变压器T1、二极管D3、电容C8、电感L3、电容C7和开关管Q8,交流电网依次经整流电路和 滤波电路后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管 Q8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8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开关管Q8的第 二端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通 过所述电容C8接地,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感L3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3的第二端 通过所述电容C7接地,所述电感L3的第二端作为12V电源端。 [0009]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交直流变换电路还包括电阻R12、电阻R11、光耦U11、电阻 R13、电阻R14和电阻R15,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3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2的 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11接地,所述光耦U1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所述 光耦U1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光耦U1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4连接5V电源,所述光耦 U1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5接地,所述光耦U11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3接 地,所述光耦U1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 [0010] 进一步,本发明中DC/DC升压电路,所述DC/DC升压电路包括电感L1、二极管D2、开 关管Q5和电容C3,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U3的正极,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 接所述开关管Q5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管Q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5的控制端连接所述 主控单元的第三输出端,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的 阴极通过所述电容C3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负载RL的第一供电端,负载RL的第二 供电端接地。 [0011]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DC/DC升压电路还包括开关管Q6和二极管D1,所述开关管Q6 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U3的正极,所述开关管Q6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四输出 端,所述开关管Q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感 L1的第一端。 [001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蓄电池U3用于存储电能,同时在交流电网发生故障或供电不足的情况 下,蓄电池U3作为电源为负载供电,充电电路用于为蓄电池U3提供合适的充电电流和充电 电压。如果蓄电池U3中的电量较底时,先采用恒流充电模式,恒流充电可以为蓄电池U3提供 相对较大的充电电流,充电效率比较高,当蓄电池U3中的电量达到预定值时改为恒压充电 模式,因为电池极化内阻的问题造成虚电压较高,采用恒压模式,降低充电电流,可以使电 5 5 CN 116995780 A 说明书 3/6页 池充的比较满。 [0013] 充电电路的工作原理为:运放U1和运放U2分别构成比较器,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 和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用于采集蓄电池U3的电压,12V电源经变阻器RP1分压后作为参考电 压,分别加至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和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当蓄电池U3的电压低于预定值 时,运放U1输出高电平,运放U2输出低电平,这时可控硅Q3导通,可控硅Q7截止,蓄电池U3进 入恒流充电模式:运放U1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Q2导通,12V电源经三极管Q2和可控硅Q3后 为蓄电池U3充电,当充电电流变大时,三极管Q1的基极电流变大,因此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 流变大,从而使三极管Q2的基极电流减小,从而使蓄电池U3的充电电流减小;当蓄电池U3的 充电电流减小时,三极管Q1的基极电流减小,因此,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流减小,三极管Q2 的基极电流变大,则蓄电池U3的充电电流变大,来保证蓄电池U3的充电电流稳定不变。当 蓄电池U3的电压高于预定值时,运放U1输出低电平信号,同时,运放U2输出高电平信号,这 时,可控硅Q3截止,可控硅Q7导通,蓄电池U3进入恒压充电模式:12V电源经可控硅Q7为蓄电 池U3充电,电阻R7、电阻R8和稳压器U4构成稳压电路,通过调节电阻R7和电阻R8的阻值即可 实现稳压大小的调节,12V电源经稳压电路后输出稳定电压为蓄电池U3充电。 [0014] 本发明中,当蓄电池U3的电量低于预定值时,首先进入恒流充电模式,待蓄电池U3 的充电电量超过预定值时转入恒压充电模式,避免持续恒流充电使蓄电池U3出现过充现 象,从而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中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中交直流变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中DC/DC升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8]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智能直流电源系统,包括蓄电池U3和充电电路,充电 电路连接蓄电池U3,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8、稳压器U4、可控硅Q7、可控硅Q3、三极管 Q2、三极管Q1、电阻R1、电阻R2、运放U1、变阻器RP1和运放U2,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蓄电池U3 的正极,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变阻器RP1的 第一端,变阻器RP1的第二端连接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变阻器RP1的滑动端连接12V电源, 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连接电阻R1的第一端,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 极,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可控硅Q3的控制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12V电源,三极管Q2的 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可控硅Q3的阳极,可控硅Q3的阴极连 接蓄电池U3的正极,蓄电池U3的负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 6 6 CN 116995780 A 说明书 4/6页 Q1的发射极接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可控硅Q7的控制极,可控硅Q7的阳极连接12V电源, 可控硅Q7的阴极连接蓄电池U3的正极,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12V电源,电阻R7的第二端通过 电阻R8接地,稳压器U4的阳极连接12V电源,稳压器U4是阳极接地,稳压器U4的控制极连接 电阻R7的第二端。 [0019] 本实施例中,蓄电池U3用于存储电能,同时在交流电网出现故障或供电不足的情 况下,蓄电池U3作为电源为负载供电,充电电路用于为蓄电池U3提供合适的充电电流和充 电电压。如果蓄电池U3中的电量较底时,先采用恒流充电模式,恒流充电可以为蓄电池U3提 供相对较大的充电电流,充电效率比较高,当蓄电池U3中的电量达到预定值时改为恒压充 电模式,因为电池极化内阻的原因导致虚电压较高,采用恒压模式,降低充电电流,可以使 电池充的比较满。 [0020] 具体的,充电电路的工作原理为:运放U1和运放U2分别构成比较器,运放U1的同相 输入端和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用于采集蓄电池U3的电压,12V电源经变阻器RP1分压后作为 参考电压,分别加至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和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当蓄电池U3的电压低于 预定值时,运放U1输出高电平,运放U2输出低电平,这时可控硅Q3导通,可控硅Q7截止,蓄电 池U3进入恒流充电模式:运放U1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Q2导通,12V电源经三极管Q2和可控 硅Q3后为蓄电池U3充电,当充电电流变大时,三极管Q1的基极电流变大,因此三极管Q1的集 电极电流变大,从而使三极管Q2的基极电流减小,从而使蓄电池U3的充电电流减小;当蓄电 池U3的充电电流减小时,三极管Q1的基极电流减小,因此,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流减小,三 极管Q2的基极电流变大,则蓄电池U3的充电电流变大,从而保证蓄电池U3的充电电流稳定 不变。 [0021] 当蓄电池U3的电压高于预定值时,运放U1输出低电平信号,同时,运放U2输出高电 平信号,这时,可控硅Q3截止,可控硅Q7导通,蓄电池U3进入恒压充电模式:12V电源经可控 硅Q7为蓄电池U3充电,电阻R7、电阻R8和稳压器U4构成稳压电路,通过调节电阻R7和电阻R8 的阻值就可以实现稳压大小的调节,12V电源经稳压电路后输出稳定电压为蓄电池U3充电。 [0022] 本实施例中的充电电路,当蓄电池U3的电量低于预定值时,首先进入恒流充电模 式,待蓄电池U3的充电电量超过预定值时转入恒压充电模式,避免持续恒流充电使蓄电池 U3出现过充现象。 [002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主控单元和开关管Q4,开关管Q4的第一端连接12V 电源,可控硅Q7的阳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变阻器RP1的滑动端均与开关管Q4的第二端连 接,开关管Q4的控制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 [0024] 开关管Q4构成充电开关电路,当蓄电池U3需要充电时,主控单元向开关管Q4的控 制端发送低电平信号,开关管Q4导通,接头12V电源,当蓄电池U3不需要充电时,主控单元输 出高电平信号至开关管Q4的控制端,避免充电电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减小功率损耗。 [002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充电电路还包括电阻R6、电阻R9和电阻R10,电阻R6的第一 端连接蓄电池U3的正极,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的第一端,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电阻 R6的第二端,电阻R9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10接地,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 端。 [0026] 本实施例中,电阻R9和电阻R10构成分压电路,取电阻R10上的电压为采样电压,并 送至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主控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电压大小判断蓄电池U3的电量剩余情 7 7 CN 116995780 A 说明书 5/6页 况,当蓄电池U3中的电量低于设定下限时,主控单元输出低电平至开关管Q4的控制端,这时 蓄电池U3开始充电;当蓄电池U3达到满电量状态时,主控单元输出高电平信号至开关管Q4 的控制端,开关管Q4截止,充电电路停止工作,蓄电池U3也在充电,避免对蓄电池U3造成过 充。 [0027] 本实施例的智能直流电源系统中有多个蓄电池U3并联组成,每个蓄电池都对应一 独立的充电电路,有效解决串联直流电源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以及便捷性等。 [0028]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交直流变换电路,交直流变换电路包括整流电路、 滤波电路、变压器T1、二极管D3、电容C8、电感L3、电容C7和开关管Q8,交流电网依次经整流 电路和滤波电路后连接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变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开关管Q8的第 一端,开关管Q8的控制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开关管Q8的第二端接地,变压器T1的 第一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电容C8接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 电感L3的第一端,电感L3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7接地,电感L3的第二端作为12V电源端。 [0029] 本实施例中,交直流变换电路用于将交流电网电压转为12V直流电,作为蓄电池U3 的充电电压。 [0030] 具体的,交直流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为:电网交流电压经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后 变为直流电,但此时的直流电压较高,为了得到合适的直流信号,将滤波后的高压直流电经 变压器T1降压后得到12V直流电信号,但在实际应用中,电网交流电压可能会出现波动,从 而导致变压器T1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为了确保变压器T1的输出功率可调,本实施例在变 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串接了一个开关管Q8,主控单元输出PWM控制信号加至开关管Q8,当 PWM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开关管Q8导通,变压器T1输出12V电压,当PWM控制信号为低电平 时,开关管Q8截止,变压器T1的输出端为0,以此形成循环。通过改变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 可控制变压器T1的输出功率大小。为了使12V直流信号更加稳定,交直流变换电路构成滤波 电路,用于滤除变压器T1输出直流电信号中的尖峰脉冲。 [003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交直流变换电路还包括电阻R12、电阻R11、光耦U11、电阻 R13、电阻R14和电阻R15,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3的第二端,电阻R12的第二端通过电 阻R11接地,光耦U1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光耦U11的第二端接地,光耦U11 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电阻R14连接5V电源,光耦U1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电阻R15接地,光耦U11 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阻R13接地,光耦U1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 [0032] 蓄电池U3在充电时,如果变压器T1输出的功率不稳定,则会对蓄电池U3带来影响, 长期下去同样会影响蓄电池的常规使用的寿命,为此,电阻R12、电阻R11、光耦U11、电阻R13、电阻 R14和电阻R15构成了反馈电路,其中,电阻R12和电阻R11构成分压电路,分压后的取样电压 送到光耦U11的输入端,根据采样电压的不同,光耦U11内部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不同, 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越强,流过光耦U11内部光电管的电流也就越大,因此电阻R13上的电压 也就会越大,反之越小,因此,主控单元根据电阻R13上的电压即可判断变压器T1的输出功 率的大小,主控单元能够准确的通过电阻R13上的电压,自动调整加至开关管Q8控制端PWM控制信 号的占空比,以此来实现变压器T1输出功率的自动调整。 [003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DC/DC升压电路,DC/DC升压电路包括电感L1、二极管D2、开 关管Q5和电容C3,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蓄电池U3的正极,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开关管Q5的 8 8 CN 116995780 A 说明书 6/6页 第一端,开关管Q5的第二端接地,开关管Q5的控制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三输出端,电感L1的 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通过电容C3接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负载 RL的第一供电端,负载RL的第二供电端接地。 [0034] 当电网负荷较大或因故障断电时,蓄电池U3可通过DC/DC升压电路将低压直流电 信号升压至合适的直流电后为负载RL供电,从而避免因电网故障而影响整个供电系统。 [0035] DC/DC升压电路由电感L1、二极管D2、开关管Q5和电容C3构成,当蓄电池U3为负载 供电时,主控单元的第三输出端输出PWM控制信号送到开关管Q5的控制端,当PWM控制信号 为高电平时,开关管Q5导通,蓄电池U3的正极经电感L1和开关管Q5后到地,电感L1储能,当 PWM控制信号变成低电平时,开关管Q5截止,这时,蓄电池U3中的电压以及电感L1中的电压 同时为负载RL供电,同时为电容C3充电,当PWM再次变为低电平时,电感L1再次充电,此时电 容C3放电为负载RL提供电能,以此形成循环,负载RL上得到高压直流电信号,通过改变主控 单元的第三输出端输出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能改变开关管Q5的导通和截止的时间,从 而改变电感L1的储能时间,进而改变输出直流电压的大小。 [0036]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DC/DC升压电路还包括开关管Q6和二极管D1,开关管Q6的 第一端连接蓄电池U3的正极,开关管Q6的控制端连接主控单元的第四输出端,开关管Q6的 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感L1的第一端。 [0037] 开关管Q6构成放电开关管电路,当需要蓄电池U3为负载RL提供电能时,主控单元 输出高电平信号至开关管Q6的控制端,开关管Q6导通,这时蓄电池U3可正常供电,当电网恢 复正常或蓄电池U3的剩余电量低于设定值时,主控单元输出低电平至开关管Q6的控制端, 以免蓄电池U3过放。其中,二极管D1起隔离作用,防止电流倒灌。 [0038]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9 9 CN 116995780 A 说明书附图 1/2页 图1 图2 10 10 CN 116995780 A 说明书附图 2/2页 图3 11 11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81505_MHW_450_03-2013_ENG 450可调节控制器安装和操作手册.pdf

  APEX XC-5000 Operator’s 用户使用说明书手册.pdf

  Aqua Controls Electronic Solar Control Center Operation and Installation 用户使用说明书手册.pdf

  Buckeye BFC-64 Controller User 用户使用说明书手册.pdf

  CWP Carbon Dioxide Controller 用户使用说明书手册.pdf

  DPI 515 Precision Pressure Controller Calibrator User 用户使用说明书手册.pdf

  EchoPump LU60 Series Owners 用户使用说明书手册.pdf

  福建省部分市2021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doc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内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详解.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